“史前玉石”来到文博会 新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凌家滩受关注
(相关资料图)
深圳特区报讯 12号馆文化产业综合馆B馆内,安徽马鞍山的展位很朴素,没有琳琅的特色文玩,也没有新潮的数字展品,但还是有一批一批的参观者走进展位。因为这里,有力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考古发现——凌家滩。
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发现的凌家滩遗址,一出土即在考古界“石破天惊”。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发掘出来的凌家滩遗址,为约5800至5300年前一处大型新石器时期晚期聚落,被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考古界认为,凌家滩遗址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史上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关于中华五千年文明连续不断的强有力佐证,尤其是凌家滩为代表的史前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的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华文明的先锋,2012年被命名为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2021年,凌家滩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在文博会展位现场,马鞍山带来了一个玉鹰的仿制品。这是凌家滩出土文物之的标志性玉器之一。据了解,凌家滩遗址自1985年发现、1987年发掘以来,先后共13次发掘,总发掘面积6280平方米,出土文物2200多件,其中玉石器等珍贵文物1100多件,玉龟、玉版、玉人、玉勺等100多件文物现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其余大部分在省博物院和省考古所珍藏。通过发掘可以看到,凌家滩文化在5500年前因玉、石器制作的兴起和繁盛,实现了聚落集中化,出现了超大型的区域中心聚落,并在社会复杂化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产生了社会等级分化。凌家滩文化在崧泽晚期—良渚初期阶段,对长江下游的玉、石器制作和社会发展、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为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多元因素特别是玉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化基因,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史。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3.35平方公里,以“彰显华夏玉文化,探源中华古文明”为主题,打造融遗址展示、考古研究、农耕生产、生态游憩、文化教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研学旅行目的地。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六大主题研学旅游基地、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安徽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安徽省十大新晋网红打卡地。2023年4月,由国家文物局授牌为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