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4000亿!苏州要建全国算力产业高地
算力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力。8月27日召开的2023长三角算力发展大会上,《苏州市关于推进算力产业发展和应用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行动方案》共推出17项重点任务,深化全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动苏州算力资源高效统筹和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全国数字化发展标杆城市。
按照《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到2025年,全市数据中心总规模达到50万标准机架,数据中心算力超过15EFLOPS(FP32),市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统筹智算算力不少于3000PFLOPS(FP16);算力产业创新集群规模达4000亿元,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算力创新中心、算力应用中心和算力产业高地。
(资料图)
算力供给与服务
算力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行动方案》提出,一方面提升算力综合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完善算力服务支撑体系。
加强供给,关键是做好基础和网络。苏州正推动“三核三区两基地”的算力空间布局,即以吴江区“东数西算”算力枢纽节点起步区、虎丘区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相城区“苏州市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为核心,以苏州工业园区、常熟市、太仓市为支撑的城市算力集聚区,昆山市、吴中区重点打造先进算力产业化基地。
同时,推动算力网络建设优化。到2025年,推动跨区跨域带宽容量达到T级以上,实现市域算力资源池间百G以上高速直连,苏南地区时延控制在1毫秒以内,省内时延控制在3毫秒以内,和西部枢纽节点时延控制在10毫秒以内。
算力服务方面,“算力券”将发挥其带动作用。重点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算力券”,通过“算力券”购买平台算力形成良性互补。对使用苏州市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智算服务的本市企业,按实际支付人工智能算力费用20%给予每年最高200万元补贴。
此外,优化算力调度交易机制。推进全市算力调度交易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接入不少于10家算力资源服务商,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调度机制。
算力产业与应用
苏州要打造有影响力的算力创新中心、算力应用中心和算力产业高地,就要加快算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全力推进算力发展应用。
《行动方案》对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给予资金支持和补助,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算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单个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展流片验证,单个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对专业从事集成电路EDA设计工具研发的企业,最高补助1000万元。
对龙头企业引育给予奖励。支持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算力企业做大做强,根据营业收入上台阶等指标给予企业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首次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或“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百强”的算力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首次认定的苏州市“头雁”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入选省级重点软件企业培育库、苏州市重点软件企业库,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增幅超50%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到2025年,新增算力领域上市企业不少于5家,累计评选苏州市“头雁”企业不少于50家。
算力发展应用方面,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建设。到2025年,全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18个,单个节点标识注册和解析规模超50亿,全市接入企业总数3万家以上,累计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不少于2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不少于50家,建成10个以上省级5G全连接工厂,新增2000家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
同时,满足重点行业算力需求。对于通用大模型参数量不低于千亿,专业大模型参数量百亿以上,典型应用场景不少于5个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按照项目算力使用成本的50%,给予大模型建设方每年最高300万元,最多3年的算力成本补贴。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项目,采取“双向”奖励制度,给予场景提供主体(非政府投资主体)最高200万元奖励,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最高100万元奖励。
算力产业生态
算力产业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生态,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大公共数据开放运用。加快推进《苏州市数据条例》《苏州市公共数据开放三年行动计划》贯彻实施,高质量运营“苏周到”“苏商通”“数字苏州驾驶舱”,发展壮大苏州大数据交易所。2025年,政务信息系统上云率达95%以上。
围绕算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建设算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新建平台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鼓励平台对外开放共享,根据年度服务成效每年给予最高500万元绩效补助。到2025年,建成1—2个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此外,加强数据安全监管。对新获得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贯标评估三级及以上,且获评当年度省级以上数字经济试点示范项目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算力产业监管体系,促进算力产业健康、可信、稳定地发展。(苏报融媒记者 陆晓华)